-
一周外军评论:围绕美国新中程导弹的嘴仗
最近美国陆军表示,他们的中程导弹将“不谋求取代海空军的地位”。空军这边马上则回应,陆军的计划,就一个字:“蠢”……这事儿让我笑了,不知道各位读者感觉如何。[全文]
-
一周军评:乌克兰“混合战争”,对台海有什么启示?
最近,乌克兰局势再次引起了外界关注,回顾一下乌克兰冲突的历程,我们总是听到一个词汇——“混合式战争”。那么这种新形式的战争究竟是怎么进行的,为什么在乌克兰它陷入了僵持的局面?对于台海问题,又有怎样的启示?[全文]
-
一周军评:温和的中国是最有力量的
中国政府的力量并不是来自于民众被煽动而产生的“虚火”,我们是一个建立在全国人民共同利益和共同目标基础上的人民政府,这一点可能是外人所无法理解的,但这已经是我们的一个重要制度优势。[全文]
-
一周军评:俄罗斯第二种五代机?
当年“极限工程”的“红色黑鸟”梦,或许要由另一个红色大国来实现了——目前变循环发动机正是这个大国“发动机专项”项目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而这个大国的国家科研机构在超音速涡轮、超音速燃烧室等“新原理发动机”方面也已经官宣取得突破。 [全文]
-
一周军评:军迷们最期待的永远是未来
对手主要武器整整三十年没有换代的局面,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是一个特例。但这也没什么,过去三十年中国军事工业和科研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今天我们实力更强了,经费更充裕了,热爱国防事业的年轻人更多了,我们应该对未来更有信心。[全文]
-
一周军评:刺杀伊朗科学家咋这么容易
本周,伊朗首席核科学家法赫里扎德遭遇刺杀,又一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事件。这次的刺杀行动有何特点,伊朗的要员安保为何会有这么多问题,后续围绕此事又可能会出现什么变数?[全文]
-
一周军评:美国对台军售的“刺猬2.0”是这样出台的
这一接触不要紧,那些以为台湾拥有一支“专业化的精锐军队”的美国防务圈人士,在过去几年里其实是“重新发现”了一个现实世界中的台湾。[全文]
-
专访我军炮兵传奇:从野炮打飞机到火箭炮跨海峡
1948年,济南战役打响,作为华野特纵野炮团的两名排长,于休和保句二人带着自己引以为豪的41式野炮,加入了这场战斗。同时也在这场战役期间,他们创造了一个特殊的战例,那就是使用野炮对空射击并击落敌机。[全文]
-
亚洲特快:来看看美国空军新鲜出炉的脑洞
上周美国空军召开空军协会年会,这也是美国军工企业向美国空军介绍他们最新技术的一个展会——或者说脑洞大展。本期节目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展会上的一些新鲜事。[全文]
-
亚洲特快:美国“超级大炮”究竟是干嘛的
按照理想的状态,这些炮兵单位可以在美国强大的侦察监视系统支持下,用连续而猛烈的火力,逼迫对手的导弹不断转移,无法发起攻击。这样一来,就可以为航母和空军部队的作战争取“机会窗口”。[全文]
-
伊朗导弹攻击“有烟无伤”为哪般?
由于特朗普现在基本上是在搞“爽政”,其追求的目标就是一个“爽”,伊朗现在“怂”一时,“苟”一时,等到美国从中东抽出力量过了“不可折返点”(不得不全力投入欧洲和东亚)之后,那对于他们来说岂不就真是“海阔天空”了?[全文]
-
从选用的导弹来看,伊朗的反击“有理有节”
伊朗革命卫队向伊拉克境内阿萨德空军基地发射了10枚“征服者313”中近程弹道导弹,并未给美军造成人员伤亡。同时向伊拉克北部埃尔比勒附近美军基地发射了5枚“起义-1”中程弹道导弹,4发“远远偏离”美军基地——恐怕这表明伊朗就是不想命中美国基地。[全文]
-
一周军评:中英俄属于航母“第二阵营”,各自前景如何
俄军老旧大型战舰的改装工作都处于一种看不懂的状态,每次“改造”都为期不长,之后依然拖着蹒跚的步履出来继续活动,主要武器和电子设备也并没换……感觉就像是在表演“穷”字的100种写法。[全文]
-
一周军评:谈军控,中国何妨更具“进攻性”?
目前世界上的五个核大国中,只有中国宣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这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加入类似START条约这样的军控谈判。而美俄英法的核理论,是建立在核威慑与讹诈基础上的。[全文]
-
一周军评:打杂还是陪航母?护卫舰的小船大问题
目前我国海军以056型作为“基地兵力”,而054A因为有红旗-16和完善的反潜系统,所以还经常要作为航母编队的组成部分。但未来可能很难继续下去,主要是054A航速28节,能跟上“辽宁”和“山东”舰,但未来航速更高的航母出现,054A就有点慢了。 [全文]
-
一周军评:面对中国战术导弹,美国在动什么脑筋
按照旧观点,导弹的效费比远低于空军。但现代战争不是靠弹药投送量,更合适的指标是“单位时间内瘫痪、摧毁敌方关键目标数量”,这方面,导弹的优势可就大了。[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