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周外军评论:在东乌,俄罗斯做好了战斗准备
3月初,受国内外环境影响,乌克兰陈兵超过9个旅,兵峰直指顿巴斯。面对乌军的大举进逼,俄罗斯军队迅速动员了南部军区和东部军区的部队,基本稳控了边境地区局势。俄地缘政治环境和我国一样恶劣,因此,俄军的选择和我军是一样的——“备战打仗,早打大打”。[全文]
-
在王伟墓前,我看见英雄的人民在纪念人民的英雄
中国在自己家里好好的,听到门外有声音,出门去查看一下情况,家人被撞死了,要个道歉过分吗?[全文]
-
一周外军评论:迷茫的美军舰载无人机
本周,美国海军在无人机舰载机指标上提出了较为激进的要求,提议要“大刀阔斧”地改革舰载航空兵编制,并将MQ-25改为集加油、打击和传感器节点为一体的“无人打击机”。[全文]
-
一周军评:“邱班长”救不了台军
本周最重要的军事新闻,自然是对岸伪“国防部长”换人一事。过去两年里,台军一系列的“改革”在惨淡的留营率和编现比面前宣告失败,严德发也因此背锅,黯然下台。严德发的继任者“邱班长”是个天天关注台军“头皮草皮”的三流领导,自然他也救不了台军。[全文]
-
一周军评:合成“打印”
本周,西部战区动作不断。先是新疆军区某快反部队的合成团从“圆脑袋”换成了“方脑袋”15式,后有“拂晓雄关”99A再次千里机动奔赴至热钦山口。随着新疆军区完成新一轮编制体制改革,中印边境的机械化部队正迎接一次大规模机械化装备换装。[全文]
-
一周军评:荒唐的对华战略框架
特朗普当局在行将换届之际,突然解密了《美国印太战略框架》。这份文件诸多触碰红线之处无疑将是特朗普为拜登埋下的最大的雷区,但过于荒唐且无法执行的纲领影响了文件的政治权威性。另外一条重要的军事新闻,则是朝鲜突然又举行了阅兵仪式……[全文]
-
一周军评:浩瀚的太平洋 唯有山东舰在远航
按照美军的经验,如果我军想要满足003的值班训练需求,那么至少要构建3个舰载航空兵团/旅,采购4个航空兵团至少96架舰载机。考虑到003号航母下水成军尚需时日,而且新的舰载机将会是下一代战机,我军在003下水前是否会进一步扩编海军航空兵,还需要取决于海军对于资源倾斜的取舍。[全文]
-
一周军评:“美国陆军或成最大输家”
拜登任期内无疑要延续特朗普时代制定的“大国竞争”军事政策,实质性地进行军备竞赛,以维系霸权主义。而在具体蛋糕分配上,拜登将通过确立未来20年造舰规划的方式,继续维持美国海军的“霸权”。[全文]
-
一周军评:大联合时代的人民军队
中央军委印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合作战纲要(试行)》,于2021-04-19起施行。作为新时代作战条令体系的顶层法规,《纲要》的发行将解决我军的联合作战目前的两大障碍:体制障碍和技术障碍。[全文]
-
一周军评:我们今天还“过不过鸭绿江”?
虽然新中国一穷二白,但新生的人民政权已经团结了人民,解放了生产力,有完善科学的组织能力和前所未有的财政能力。而今天的形势和1950年有诸多相似之处。[全文]
-
一周军评:震撼世界的朝鲜阅兵
10月10日,朝鲜人民军以前所未有的精神面貌接受了最高司令官金正恩的检阅。本次阅兵中亮相的一系列新武器,彰显了金正恩新时代朝鲜国防工业的飞速发展。朝鲜再次用新的战略武器向美国重申了自己的核实力与核地位。对于朝鲜来讲,这场阅兵的意义,无疑说明苦难的强行军已经成为了过去,朝鲜在革命武力的庇护下迎来了一个更加稳定的新时代。[全文]
-
一周军评:面对快速动员的解放军,台军备案成了纸上谈兵
此次长达一周的空军演训,是对我军战备能力,我国政府应对突发事态能力的一次较为全面的检验。而台湾空军对于我军的在台海全方向的常态化空军军事威慑行动是是缺乏行动预案的。台军在本次体系对抗的被动,也体现在了舆论上。对于我军的演训,台军一周以来只能“低调处理”。[全文]
-
一周军评:美国下一代核威慑,该凑合也得凑合
井基核导弹具备高戒备性和高威慑性,是潜基、空基核导弹不可替代的。但作为一款完全无法用于常规威慑的武器,GBSD导弹既不能占用太多经费,又需要在“民兵-3”发射井的桎梏下满足一系列指标。如何“螺蛳壳”里做道场,就成了诺格和美军目前头疼的事情。[全文]
-
看完《八佰》,感觉就两个字:拧巴
影片的高潮部分,无非就是“勇士死了,懦夫变成勇士也死了,活下来的都是懦夫”这样的典型叙事。英雄的谢晋元团长屈服于特派员的指令撤退了,“瓜怂”和兵油子打了狙击也死了,先上桥的勇士也死了。最后活下来的是谁?是懦夫和看客。[全文]
-
一周军评:两款新“打印”神器,拉开陆军下一代换装序幕
我国幅员辽阔,边疆地域地形复杂多变,需要不同种类的机械化载具来满足国防需求,但得益于我军全球第一的机械化体系建设水平,我军可以“随心所欲”地构建适合本国国情的机械化载具,同时一批更加先进的第四代战场系统也即将面世。[全文]
-
一周军评:在南海被围观的美国航母,掀不起什么风浪
在南海美军为期一个月的军演中,反倒是验证了很多我军在南海的预设战场和侦查打击体系的建设成果。在本次演习中,美国海军的行踪几乎是被我军“全程掌握”。英勇人民海军舰艇无疑向强敌传递出一个很重要的信号:相比22节开过来的水面舰艇,5马赫飞来的弹道导弹要快多了。[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