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观点 | Opinion more
-
美国在南海不依不饶跟中国叫板,有这么几个动机
拜登与特朗普的显著不同在于,他会更依托盟友和美国主导的多边机制。原来南海“航行自由”和军演多是美国一家为主,现在拜登要把日本、澳大利亚、印度都拉进来,英国、法德也都已表态。美国在传递一个信息:我美国不是在跟你中国单打独斗。 [全文]
-
我曾亲历黄岩岛事件,有些话必须要说
在许多国际场合我都感觉到,外界对黄岩岛事态严重关切,但是普遍不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也不了解中国人的想法。国际媒体充斥着菲律宾的一家之言,中国被描绘成一个欺负小国的霸道邻居。[全文]
-
美国航母频繁进出南海,新闻性不大,针对性很强
之所以长期保持在菲律宾海而不在南海久待,猜测是为了演练在中国“反介入”兵力的环境下,如何更好地介入热点事件。如果美军持续这种思路,我们将会看到美航母进出南海的频次大幅攀升,也许每年会达到数十次。[全文]
-
美国航母再进南海,这次想要“拿”到什么?
在执政初期,拜登政府可能会保持“航行自由”这类象征性的军事威慑行为,但不会加深对中国底线的挑战。1月23日的“罗斯福”号事件可以被理解为拜登政府试图及时向中国和东南亚盟友释放信号,防止任何一方误判美国未来在南海可能采取的进一步举措。 [全文]
-
十月惊奇!南海?!
“特式外交”一切出发点都是大选,为了连任特朗普什么都可以做。目前情势下,以特朗普的性格,他毫无疑问会将制造“十月惊奇”作为救命稻草。不确定的只是在哪里、什么时间、什么方式。[全文]
-
发往南海的“东风快递”:如你所愿,我们是认真的
用这样一种方式,我们传递出了明确的信号,中方的“区域拒止”战略是严肃的、认真的,不是在开玩笑。与此同时,我们相对保持了一种弹性而理性的节奏。[全文]
-
美国自己对号入座,有些事大家心知肚明
此次试射“航母杀手”,美媒很自觉地对号入座了。随后的“马斯廷”号闯西沙也在意料之中。中国在南海的底线不清晰,因此中美在南海的冲突门槛低。如今两国军事在南海一线官兵和一线装备“互动”增加,一旦危机管控失灵,美军现场自由裁量权又比我们大,“擦枪走火”会越来越容易发生。[全文]
-
一周军评:在南海被围观的美国航母,掀不起什么风浪
在南海美军为期一个月的军演中,反倒是验证了很多我军在南海的预设战场和侦查打击体系的建设成果。在本次演习中,美国海军的行踪几乎是被我军“全程掌握”。英勇人民海军舰艇无疑向强敌传递出一个很重要的信号:相比22节开过来的水面舰艇,5马赫飞来的弹道导弹要快多了。[全文]
-
杜特尔特硬刚,美政客感叹“好打交道的菲律宾被搞丢了”
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在上任后的第5次国情咨文中指出,美军若重返苏比克湾设立基地,可能造成“毁灭性后果”。他表示,自己不反美,也不反中,而菲律宾也将继续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全文]
-
中国利用疫情在南海搞事情?别逗了
在疫情期间,中国没有停止其在南海地区的活动,但其它南海声索国同样也没有停止它们的活动,美国也在继续自己具有挑衅性的航行自由行动。单独聚焦中国的行为只是对美国宣传伎俩的随声附和。[全文]
-
美军舰闯西沙,对华发动“春季攻势”?
此次美军“麦克坎贝尔”号导弹驱逐舰的挑衅行动并不令人特别意外,特别是结合1月25日美军“蒙哥马利”号濒海战斗舰在南海的行动,2020年美国在南海可谓是“先声夺人”,甚至一些观察人士认为美方在南海对华发动所谓的“春季攻势”。[全文]
-
这是国际法,不是美国想怎么解读就怎么解读
防止南海发生冲突的关键,在于美国能否遵循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国际规则,而不是美国自己对规则的单方面解读。南海的和平与稳定取决于美国是否愿意寻求和平手段解决海洋争端,而不是诉诸武力,强制执行由其单方面解读的规则。[全文]
-
“谈判密度之高,在中国外交史上绝无仅有”
中越两国尊重历史,经过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终于在新世纪来临之际,以双方都满意的方式,较好地解决陆地边界划分和北部湾划界问题。遗憾的是,由于极为复杂的原因,双方在南海岛礁主权和海洋权益方面的争端未能解决,甚至还不时发生冲突。[全文]
-
一周军评:美国海军“不承认被威胁”的时代来了
美国海军航母在南海遭“围观”后临阵换将,新上任的第70特混编队司令维考夫少将周末在其旗舰“里根”号上接受了采访。他表示,“不承认美国海军在南海受到了威胁,也不会取消通过南海的行动”。这次奇怪采访的前因后果,很有意思。 [全文]
-
一周军评:70年大阅兵,什么最关键?
作为一场规模盛大的阅兵活动,有关受阅装备的信息不到它们通过天安门检阅台前的一刻,永远都处于神秘状态之中。正如阅兵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军委联合参谋部作战局副局长蔡志军所说,现在距离阅兵仅有一个月的时间,“耐心等待”也许就是关注这场阅兵最好的办法。[全文]
-
香会上空,一个核心问题飘散不去
中美两国都拥有核武器,所以两国不太可能在海上展开一锤定音的决战。但南海的风浪下潜藏着巨大危险,两国海军激烈对峙越来越常见。虽说双方都不想动手,但挑战在于如何确保两国海军的遭遇不至于引爆更大的冲突。[全文]
-
中美“新冷战”?把中国看成苏联那就太低估中国了
很显然,21世纪大国间的竞争已经不单单是军备竞赛那种低层次把戏,而是政治经济包括意识形态的全面交锋,中美面前的棋盘是三维的而非二维。王岐山曾这样告诉鲍尔森:“你们曾经是我们的老师,但看看你们今天的经济体制,很遗憾,我们觉得从你们那里没什么能学习的。”[全文]
-
美剧《松树谷》:澳大利亚是“五眼联盟”最纠结的一个
“松树谷”中澳大利亚人的共识是,美国人将中国踩在脚下完全不符合澳大利亚的利益,这无法成为他们与美国结盟的基石。所以,在相对均衡的中美在西太平洋军事、政治竞争的大环境下,他们可以接受作为美国人之“眼”的角色,但绝非手臂,亦非口舌。[全文]
-
对周边外交的重视,说明中国明白了一个道理
周边国家担心“朝贡体系”会“王者归来”,对中国难免过于敏感。中国对于这样的“敏感”也应该有足够的“敏感”。长期以来,中国对周边外交一直依赖“以经促政”的做法,如今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不能再满足于“不出事”,而是要致力“做成事”,推动建立地区政治安全新秩序。[全文]
-
一周军评:美国“南海军演”能演啥?
本周,两艘美舰穿越台湾海峡,接下来美国海军声称即将在台湾海峡和南中国海举行的大规模军事演习到底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展开?与此同时,美国副总统彭斯把美国“太空军”的概念从单纯的“体制改革”向“太空全面军事化”猛推了一大把。[全文]
-
-
资讯 | Information more
-
美军舰闯专属经济区,印度“敢怒不敢言”
-
美海军马金岛号两栖戒备群进入南海
-
中国渔船避个风,还没完了?
-
美海军“罗斯福”号航母打击群进入南海
-
美国与菲律宾讨论牛轭礁,华春莹:中菲保持了密切沟通
-
加拿大护卫舰航经中国南海
-
在王伟烈士墓前留信的人,找到了
-
20年了,我们从未忘记!
-
“2+2”会谈在即,日本欲拉拢印尼打南海牌
-
菲防长称每天派战机飞牛轭礁,美日澳乘势拱火
-
驻越南大使馆:牛轭礁是南沙群岛一部分,中方渔船在附近避风很正常
-
罕见,美空军导弹监视机今晨出现在南沙群岛附近
-
19年来首次!德舰也要来凑热闹
-
法国又派“准航母”赴南海,再来找“存在感”
-
刚过台湾海峡又闯西沙领海 美舰被南部战区警告驱离
-
南海域外国家美国,倒打中国一耙
-
美航母进南海后,美国务院又对台指手画脚
-
王毅:南海绝不是中菲解不开的死结
-
南海官兵演练对敌喊话:“缴枪不杀”英语怎么说?
-
英国部署航母 美媒非说“中国正在观察”
-
-
· 南海局势 ·
-
想在越南网站看《延禧攻略》?先答这道题
-
军报发布一曲MV:我和南海有个约会
-
杜特尔特:执行“南海仲裁”决定或引第三次世界大战
-
登太平岛船队将被罚 台“渔业署”遭批没骨气
-
杜特尔特:当总统“活多钱少不幸福”
-
这就是在纽约时报广场上播放的中国南海宣传片(视频)
-
我大中华表情包,登上了英文报纸
-
中国南海宣传片刷屏纽约时报广场 每天播120次
-
菲律宾总统口误称南海为中国海
-
抗议南海仲裁 台湾网友发起白宫请愿
-
独家专访台湾统派女青年:戴立忍是投机的“台独”分子
-
越南一省停播黄晓明版《新上海滩》 或因南海争议
-
我空军出动轰-6K赴黄岩岛等空域进行巡航(视频)
-
“绿委”称怕台风不登太平岛宣示“主权” 网友批:孬
-
“中国南海网”今日上线
-
金灿荣侃南海:我们本质是农民后代,修理地球的能力无与伦比
-
太平岛第一代岛民痛骂台湾卖岛教授:我们不找老共找谁?
-
台湾渔民驳斥卖岛台大教授:胡说八道!
-
菲律宾一顿闹腾,为中国送来了大批表情包……
-
美版知乎有个南海问题,仿佛故意逗我笑
-